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機械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農業機械學會會士、《農業機械學報》第九屆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華南農業大學羅錫文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機械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農業機械學會會士、《農業機械學報》第九屆編輯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石河子大學陳學庚研究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韋革宏教授,江蘇大學原黨委書記、《農業機械學報》第九屆編輯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袁壽其研究員,自然資源部國土整治中心原副主任、《農業機械學報》第九屆編輯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鄖文聚研究員,中國農業機械學會秘書長趙鳳敏研究員等嘉賓出席了會議,來自全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專家和編委共10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中國農業機械學會副理事長、江蘇大學副校長李紅研究員主持。
羅錫文院士在致辭中回顧了《農業機械學報》自1957年12月創刊以來的發展歷程。他指出,66年來,期刊學術質量持續提升,目前期刊影響因子位列農業工程學科第一位,2020年入選“第五屆中國精品科技期刊”、2023年邁進“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被評為“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學報的成長歲月,承載著各主辦單位的鼎力支持與幫助,記載著歷屆編委會委員、審稿專家和編輯部同志的艱辛與心血,得益于廣大專家學者提供高質量學術論文的支持與信任,得益于廣大讀者對學報的認可和鞭策。
陳學庚院士在致辭中指出,《農業機械學報》作為中國農業機械學會的會刊,在提供學術交流平臺、推動農機領域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他代表中國農業機械學會對編輯委員會和編輯團隊的辛勤耕耘和無私奉獻表示感謝,提出了將《農業機械學報》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一流期刊”的奮斗目標。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韋革宏教授在致辭中介紹學校90年歷史沿革和“12345”發展思路。他強調,農業工程和機械工程是我校“雙一流”建設的重要力量,希望在院士和專家的關心、指導和幫助下,充分發揮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工程學科的特色與優勢,加強智能農機裝備、智慧農業、智慧水利和現代信息技術等領域科技創新,為我國農業現代化、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西農智慧和西農力量。
中國農業機械學會秘書長趙鳳敏研究員以“精耕細作 砥礪前行,推動學報高質量發展”為題,對《農業機械學報》第九屆編輯委員會的工作進行了全面匯報。《農業機械學報》第九屆編輯委員會副主編毛罕平教授從籌備過程、編委的組成和資格審查情況介紹了第十屆編輯委員會產生過程,宣布成立由170位專家組成《農業機械學報》第十屆編輯委員會。大會向第十屆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主編、副主編、顧問編委和編委頒發聘書,并舉行了《農業機械學報》新版官網上線儀式。
第十屆編輯委員會委員代表江蘇大學袁壽其研究員、自然資源部國土整治中心鄖文聚研究員、南京農業大學丁為民教授、華南農業大學馬旭教授、浙江大學何勇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宋正河教授、東北農業大學王金峰教授、南京林業大學張慧春教授、浙江理工大學杜小強教授等9位專家回憶了與《農業機械學報》的不解之緣,圍繞“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戰略目標對學報未來的發展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院長黃玉祥教授從基本情況、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等方面介紹了學院相關工作,提出“建設特色鮮明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教學研究型學院”的發展愿景。
羅錫文院士在會議總結中,充分肯定了近幾年《農業機械學報》取得的顯著成績和第九屆編輯委員會全體委員的艱辛付出與努力,強調了《農業機械學報》未來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提出要從加強學術引領、提升稿件質量、擴大國際影響、推進數字化轉型和加強學術誠信建設五個方面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思路和方法,推動學報在內容、形式和質量上實現新的突破,并指出新一屆編輯委員會委員必須履職擔當,共謀發展,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學術資源和前沿的科研成果,為中國農業機械化事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會后,舉行了“智能農機創新發展論壇”,江蘇大學原黨委書記袁壽其研究員、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副總經理趙博研究員、華中農業大學工學院院長廖慶喜教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院院長胡笑濤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副院長王慶杰教授、石河子大學機械電氣工程學院張若宇教授、江蘇大學農業工程學院副院長劉繼展研究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副院長宋懷波教授、華南農業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胡煉研究員、國家農業智能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精準施藥部主任翟長遠研究員、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智能裝備技術研究中心智能包裝部主任李江波研究員等11位專家做了專題報告。此次論壇,旨在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增強科技工作者的獲得感榮譽感和科技報國的使命感緊迫感,激勵科技工作者勇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排頭兵,促進形成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的強大合力。